是我們,不只是我!——團隊學習領導力

是我們,不只是我!——團隊學習領導力
(229期《證主心》展望中華
)
◎ 文稿整理:殷晴

SONY DSC

像樣的團隊很少能自然形成,要建立一群性格與能力不同,卻能彼此守望、朝同一目標進發的團隊,需要擺上心思。我們鼓勵內地教牧同工以團隊形式一同到港學習。

為何組成團隊?
其中一個來自華東區的教會團隊,一行六人來自兩間教會,包括中年牧者、青年同工,也有信徒領袖。當中兩位較資深的牧者於2013年發起組織一個平台,以信仰影響社會。共建平台,招聚了團隊,他們在「關愛社群」上推出扶貧、心理諮詢服務等。在「牧靈方面」,舉辦跨堂會訓練,包括主日學、夫婦家庭、領袖訓練。在「環保方面」,有清潔垃圾等工作。他們的服侍得到社會認同,也能接觸很多未信者。
SONY DSC

磨合也許不易
他們並不是一拍即合,大家性格背景不同又各有專長,當中一位牧者比較樂觀和著重大方向,但其他人則顧慮較多。面對問題,他們選擇坦誠溝通,這點在內地傳統教會較少看見。在多次一同培訓中,他們坦誠討論屬靈領導、異象召命等,深層認識隊員。此外,他們強調分工,尊重各人在專責範疇所作的決定,但與整體發展相關的事情,則在大會討論。

導師同行指導
他們邀請「證主」導師提供定期諮詢。一位牧者說:「我們在學習和輔導下,找到團隊的共同目標︰不能只留在教會,要服侍社區!」

導師與他們同行,並對團隊作出回饋:「團隊在方向層面,探索已漸趨成熟。他們所屬的教會也有很多保守勢力,不認同傳道同工往外跑。他們一起面對抱怨,努力讓年長信徒明白健全的教會需要在堂會教導信徒,但也要在社區見證主。他們的隊工建立和結構性改革也『似模似樣』,外形學好了,但內涵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他們仍有很多問題,有待改善,需要繼續學習。」

後記
這團隊既融洽又有活力,訪問中,他們指著一位青年領袖,說:「他是浪子(曾是「北漂」者),不明白他為何能待在這兒?」說畢,便是一片笑聲。或許這位浪子找到留下來的原因——他所牧養的青少年,以及一個能承載浪子的團隊。願主賜福這團隊,能帶領信徒,在社區中為主發光發熱!
(節錄自126期《展望中華》,〈是我們,不只是我!—團隊學習領導力〉)

【歡迎瀏覽:229期證主心 (4.0M)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