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主心》250期:專題

《證主心》250期:專題

「道成人身」 在人群裡
◎ 梁樂遜【聖經教導老師】

「宣教」從來不是深奧的神學理論、供象牙塔裡的人作研究的題目。
復活的主說:「父怎樣差遣了我,我也照樣差遣你們。」(約廿21)「差遣」隱含著受差者所指向的群體:「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(太廿五40)及「差遣」這使命本身的內涵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……」(路四18-19)簡言之,「宣教」關乎父神交付給主耶穌的使命,藉著聖靈傳承在天國子民之中。

十八、十九世紀於歐洲和美洲掀起的宣教運動,催生了大量形式不一的宣教組織,呼喚了滿有激情、能力的委身宣教士,回應源自父神的差遣。回顧十九世紀具體影響著香港早期發展的,除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管治,西方宣教組織(如「七大公會」註1)及她們招募的傳教士所作的貢獻實應備受肯定。眾宣教士均有幾個共通點:年輕富感染力、擁有高學歷兼具專業資格、有相當出眾的語言天份等。然而,他們同時要付出巨大代價:未能適應亞熱帶氣候而導致自身或家人傷病甚至死亡、難以突破服侍群體的固有文化傳統及原始生活條件的限制和挑戰。除氣候和香港本地方言混雜,聖公會宣教士施美符再提出另外兩個對香港宣教處境的負面評估:治安不良、人口流動性大。註2

宣教使命的傳承脫離不了上述的積極因素、消極難題及負面評估的周旋!遵循耶穌腳蹤、踐行祂使命的宣教士,並沒有在其中失迷、卻步。他們將香港的傳道工作有機地融合和延伸在授業、醫療及社會服務,當時港島中上環就是一個典型「做在祂身上」的經營地區。施美符提及的負面評估都在這裡出現,是貧窮人需要福音的地方,但奇妙的主卻興起過百年歷史的英華書院和英華女校、從二樓診所逐漸發展為具規模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;推動青少年人服務的必街YMCA……還有效法耶穌的教會群體在人群中的耕耘!這些有如「三股不易折斷的繩子」的宣教行動,是編織早期香港社會發展面貌一股不可缺的力量。

必街YMCA(264KB)
必街YMCA

英華女校(241KB)
英華女校現址

回顧「證主」的歷史,其淵源也可以追溯到十九二十世紀在中國和香港開展的宣教運動,期待7月13日的步行籌款與你見面細數。

註1 據劉粵聲指出,民國元年有九大公會在港傳教,是為倫敦傳道會、美華會(即公理堂)、巴冕會(即禮賢會)、浸信會、安立間會(即聖公會)、巴色會(即崇真會)、惠師禮會(即循道會);此外,巴陵會(即信義會)及美以美會後遷入內地。參劉粵聲:《香港基督教會史》(香港:香港浸信教會,1941年),頁1-3。
註2 劉紹麟:《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》(香港:中國神學研究院,2003年),頁144-147。

【歡迎瀏覽:250期證主心 (7.1M)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