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主心》273期:出版事工
靈程同行於混合式學習中
◎黃煒霖【銷售及巿場副總經理】
返教會超過三十年,對「屬靈生命要成長,是一生之久的旅程」的理念一點也不陌生。常想只要不停追求,個人總會成長,屬靈前輩也是如此作榜樣,自己也會如此鼓勵被栽培者。
旅程屬個人,同樣屬群體。正如潘怡蓉博士在《靈程同行者》提過:「在這個旅程,我們有許多同行者在身邊,他們不能取代我們走我們的路,但是有他們的陪伴,我們就能在旅程中跟隨基督,一起作祂的門徒。」
要有效與肢體同行,彼此認知對方的學習模式十分重要。不同人有不同的學習模式,甚至同一個人也不只一種學習模式。在與同行者一起追求成長,要有混合式學習的思維,若用在小組學習上,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混合式學習不只單向地把內容策展,以多元化方式傳遞給受眾,更是透過互動,讓學員間彼此建立。在三月舉辦的「40天的預苦期靈修之旅」便是一例。
兩位靈命塑造導師鄭世萍傳道(Echo)和池麗華女士(Rebecca)再次攜手合作,與近60位參與者透過賈艾梅的《若》為主要材料,配合每周一篇的經文默想,加上每雙周一次、合共四次的ZOOM嚐研習,一起經歷基督預苦之旅。
Echo分享昔日耶穌嚐過苦杯,使我們得著福杯;我們得著福杯,也樂意介紹給他者。這不只是對自己有益處的信仰,更能讓他人生命也得到真利益。我們學習放下一些樂,操練一些苦,「不是為吃苦而吃苦,但透過生命操練苦,體會要完成召命,是要走一條怎樣的窄路」。
Rebecca則分享在這期間以《若》作每天默想、反思的例子:「若我滿足於輕微地醫治一個創傷,說『平安、平安』,而其實並沒有平安;……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。」(《若》第35頁)
「每日透過手機衝入眼睛的信息很多,每當望見很多代禱需要,總會立時發出『祈禱手』甚或很有意思的經文。但回頭細想,有多少我們會真的用心祈禱?還是只是一種社交禮儀的回應?祈禱用把口外,對需要者有沒有更具體、直接到位的幫助?想到以實際行動幫助軟弱者,有時只換來自己更多的苦,更體會學習跟從主,實實在在是一場持久戰。」
旅程屬個人,同樣屬群體。個人經歷如何於別人的靈程路上有份?彼此若能謙卑、坦誠地與人分享,把個人的「軟弱」、如何因為經驗了上帝的教導和引導,相信會成為對方的祝福。正如潘博士所言:「作為同行者,不僅是給予對方個人靈性支持,也透過一起參與群體的敬拜領受聖言與聖禮、關心彼此在不同處境與不同階段的轉變、在現實生活中彼此分享、扶持。」
願你能在混合式學習中,與靈程同行者有效地彼此建立。
【歡迎瀏覽:273期證主心 (20M)】下載後才可觀看完整版本